猫身上好多小虫?
猫身上有虫子是很正常的,尤其是春天来了,很多寄生虫都开始疯狂繁殖了(因为春天是许多寄生虫的爆发期),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及时清理猫咪身上的寄生虫的话,那就会对猫咪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! 那么一般猫身上会有哪些虫子呢?又该如何正确的给猫咪除虫呢? 猫身上常见的虫子有以下几种: 螨虫:属于寄生虫中较小的一类,主要寄生在毛发中,以表皮细胞、角质蛋白为食,分泌唾液刺激皮肤引起瘙痒,导致宠物不断啃咬、抓挠身体,严重时会出现皮疹和皮肤溃疡。 蜱虫:属于寄生性虫子,成虫体积大约1.5mm*3.0mm大小,头部有口器,可钻入皮肤内吸血,若在野外被蜱虫咬伤,有可能感染上疾病,必须立即处理。 跳蚤:属于体外寄生虫,体长2-3mm,呈绿色或棕黑色,身体扁平,带有暗色条纹。喜欢啮咬肉屑,能飞会跑,可在不同宿主之间迅速转移。 以上是猫身上比较常见的虫子,接下来就来讲讲如何有效的给猫咪除虫! 体外驱虫: 对于体表寄生虫来说,定期做体外驱虫是非常必要的,一般来说每个月一次即可。 市面上大多数的体外驱虫药主要作用是杀死寄生虫,抑制寄生虫活动,预防寄生虫感染。所以主人一定要定期给猫咪做好驱虫工作,避免寄生虫危害猫咪健康。
体内驱虫: 体内的寄生虫主要以蛔目寄生虫为主,如绦虫、蛔虫等。这些寄生虫的幼虫期可以在消化道内发育为成虫,然后产生大量的幼虫,此时就可以通过大便排出来。 对于体内寄生虫来说,预防的重要性高于治疗,所以主人在喂食的时候需要注意,不要随便投喂生食,未煮熟的食物,以免里面含有寄生虫,导致猫咪误食后患上寄生虫病。
驱虫药一般都是需要根据猫咪的体重来投喂的,主人千万不要擅自增加剂量,否则容易伤害到猫咪的肠胃。 在使用驱虫药前后一星期之内,不建议给猫咪洗澡,防止疫苗药效减弱或者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