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犬疫苗呕吐该怎么办?
注射完第二针狂犬病疫苗后,患者出现轻度恶心、呕吐症状,属于不良反应之一,是否可继续接种完该疗程的疫苗,需要医生评估后再决定 一般来讲,在疫苗接种期间,出现发热(38.5℃以上)、严重的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时,建议停止接种,待恢复后再行补接;而对于一些轻微的发热、呕吐、腹泻等常见反应,大多不需要中止接种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多可在几天内自行缓解,若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出现,或为持续加重的状态,则要及时就诊,请医生评估是否存在疫苗导致的风险可能性,再确定后续的诊疗策略。
目前,我国所接种的狂犬病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,是通过枪灭活病毒制成的制剂,主要用于预防由犬类动物引起的狂犬病。 一般情况下,接种当天以及接种疫苗后一周时间,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查判断机体是否有免疫应答存在。而接种后一个月左右,大多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,达到较好的疫苗接种效果。但抗体水平及持续时间,因个人身体状况不同存在差异。在疫苗激活机制下产生的抗体,并不能等同于终身免疫。